《纯美时光》序
2022-11-16 10:49:08
  • 0
  • 0
  • 7

负责地说:马庆珍的《纯美时光》值得一读,这是我近年来很少碰到的纯美时光。

写这篇序有些辗转。不认识临沂的这位作者,她通过北京的凌翔先生找到我,那是五月份。先是看了几篇,虽然觉得新鲜,还是被正在写作中的《鲁迅新论》打断。又过了两个月,到了七月,突然想起答应的这件事,赶快给庆珍微信,答应会尽快阅读。想不到《鲁迅新论》的写作会如此全身心地投入,一章接一章地沉浸其中。再接到庆珍的电话已是十一月初,电话一显示名字我就着急起来,赶紧给她说:我抓紧。十几万字,整整两天,阅读的快乐出乎意料。

写童年与童年的村庄,写父母、亲人与村庄里的食品与植物,已被好多的人写成了老生常谈,再难出现新意。想不到《纯美时光》竟能如此打动我,不是突然的打动,而是慢慢地渗透式地感动于我。其魅力何在?

先是一个诚字。她是在用最朴素的笔墨书写生命里最难忘的岁月,点点滴滴,娓娓道来;诚并不憨,常常会充满着活泼如新的趣味。这种活泼或者说鲜活,来自她对于逝去时光里一个个细节的把握与撷取。比如她写《头刀韭》,短短的一篇千字文,竟是摇曳味浓:“油菜花已经抽苔打苞,还未开放的时候,地里的韭菜已经翠绿成行了”,头刀韭的登场;“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叶梢儿是尖尖的,韭菜根儿还带点红色”,这是它的模样;“叶子肥肥的,宽宽的,嫩嫩的,没有多少纤维,味道又不是很辣,卷上煎饼生吃也可以,切成碎末,拌上豆腐,或者是虾皮儿鸡蛋,包饺子或者是贴锅贴,味道都是极好的”,头刀韭的味道;“就拿贴韭菜盒子来说吧。切好韭菜,掺上点粉条,再放上虾皮鸡蛋末儿,撒点细盐,淋些花生油,用筷子搅拌均匀,韭菜馅儿便调好了。擀好面皮儿,将货好的韭菜馅儿放在面皮上,捏好边,韭菜盒子便做好了。放在煎锅里双面煎至金黄,美味便大功告成了”,头刀韭的别样吃法……

以大量精彩细节以及细节中流溢的趣味为支撑,这个“诚”字便会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。

最让我感动的,还是弥漫在字里行间的那片爱心。春风化雨般的爱心,也许是这部书最为成功的地方。写父母的爱情,真实真切,并有再现的场景。如写父母有一次吵架,母亲于天快黑时非要回娘家:“母亲真的走了。那时天快黑了,父亲就让我们姐弟仨沿着围村路喊‘娘’。我们姐弟仨照做了。果然,在一畦辣椒旁,母亲探出了身子,我们高兴极了。父亲是聪明的,他知道母亲一定舍不得我们姐弟仨。现在想来,我们姐弟仨在空旷的田野里此起彼伏地喊着‘娘’,就像几只离散的小羊羔声声呼唤着找羊妈妈。这场景,母亲能不心疼吗?”她写母爱,一点也不空泛,就是还原场景,如“母亲仍然坐在炊烟四逸的鏊子窝里,乐呵呵地看着我们几个狼吞虎咽的样子,又低头去吹燃鏊子底下的柴禾去了”。更打动我的,还是写父亲的那些文字,父亲瘦小,却是村里难得有文化的人,竟因超生连个赤脚医生也被开除。庆珍写自已对父亲的误解,写父亲的孤独无奈,也写父亲努力种菜成为全村第一个万元户的奋斗、挣扎与骄傲。渗透在全书中的那片爱心,还体现在作者对于人世苦难的体味与同情。她写自已的陈老师就是这样的体贴入微:出身不好,娶妻晚,巴巴结结当上个民办老师又不被家人理解,那种受气与窝囊、那种奋争与苦熬,还有为老师转正与退休无忧的庆幸,都让人唏嘘不已。

《纯美时光》还有一个重要特点,是对于自然文学或曰环境文学的贡献。作者用了几乎四分之一的篇幅去写村庄的植物,头刀韭、羊角葱、童年的地瓜、儿时的麦田、马缨、荠菜、野草莓、七七菜、指甲花、桑葚、梧桐、榆树、椿树、老槐树、槐树、核桃林 、楝花香……不但写,还将它们的成长与村庄的历史、自已的生命紧紧地融合在一处,让这些植物都有着美好的模样、独特的性格与抓人的故事。

还有,就是马庆珍的语言也有着自已的特点:风趣,幽默,白描,充盈着生活的气息。写自已是老大,小时候啥事妈妈都要自已让着弟弟与妹妹,有一次分咸鸡蛋不均,她以去跳井吓唬妈妈,妈妈却笑着说:“哎哟!要跳井?耳朵可挂不住井沿子哟!”写妈妈摊煎饼,“火苗在底下舔着热鏖子,也冒出些刺鼻的青烟,汗水在沿着她的鬓角向下流淌”。一个“舔”字,形象而有力。

马庆珍与自已的丈夫,都是出身于农村,没有任何家族背景,全靠自已奋斗出来。虽然历经不少的困苦,却不改自已美好的追求,这本书的出版就是一个证明。这也让我增添了写序的热情。只是最后,我还是要提醒庆珍:文学是没有止境的,你才刚刚开始,文字还有稚嫩与浅尝辄止处;清浅明亮固然是一个长处,但以后还是要在清浅处再多思久留一下,多点渊深与重峦,看清“纯美”所依托的整个时代。

2022年11月16日星期三写于济宁方圆垦荒斋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